四川黃埔軍校成都分校怎么樣?
來源:網(wǎng)絡整理時間:2019-07-19 07:16 78次
摘要:學校簡介 黃埔軍校成都分校 1937年底,日軍占領南京前夕,黃埔軍校遷到成都,一直到國民黨敗退出大陸前沒再變更校址,歷時長達11年。除短訓班外,有10期學員畢業(yè)于成都,是該校在大陸培訓學員最多、校址未變時間最長的一個時期,也是該校在大陸培訓學員的最后一個時期。 國民黨在成都設立軍校,最早是在1935年,稱謂黃埔軍校成都分校,成立于同年10月1日。由黃埔軍校本校原教育處長李明灝為分校主任,彭武揚為副主任。1936年4月15日正式開學,1938年1月改稱黃埔軍校第三分校。 1937年底,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大撤退,黃埔軍校校本部也緊急撤離西去。11月11日,黃埔軍校第十三期入伍生于廬山舉行升學典禮,共1446名,為第十三期學生第一總隊。會同剛入伍的第十四、十五兩期學員,經(jīng)過幾個月的行軍,途經(jīng)江西、湖南、湖北,進入四川,到達銅
1937年底,日軍占領南京前夕,黃埔軍校遷到成都,一直到國民黨敗退出大陸前沒再變更校址,歷時長達11年。除短訓班外,有10期學員畢業(yè)于成都,是該校在大陸培訓學員最多、校址未變時間最長的一個時期,也是該校在大陸培訓學員的最后一個時期。
國民黨在成都設立軍校,最早是在1935年,稱謂黃埔軍校成都分校,成立于同年10月1日。由黃埔軍校本校原教育處長李明灝為分校主任,彭武揚為副主任。1936年4月15日正式開學,1938年1月改稱黃埔軍校第三分校。
1937年底,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大撤退,黃埔軍校校本部也緊急撤離西去。11月11日,黃埔軍校第十三期入伍生于廬山舉行升學典禮,共1446名,為第十三期學生第一總隊。會同剛入伍的第十四、十五兩期學員,經(jīng)過幾個月的行軍,途經(jīng)江西、湖南、湖北,進入四川,到達銅梁,行軍2000余公里。在銅梁整訓將近一年,在校學員為第十三期第一總隊、第十四期第一、第二總隊和第十五期第一總隊。1938年9月16日,第十三期學員畢業(yè),計有1412名。11月,第十四期第一總隊畢業(yè),計有669名學員。1939年9月,第十四期第二總隊學員畢業(yè),計有1510名。}
1939年初,軍校遷至成都市區(qū),原有成都分校,即第三分校并入本校(3月,改設第三分校于江西瑞金)。在成都分校的基礎上,擴編政治部,增設軍官教育隊,恢復原高等教育班,加設了戰(zhàn)術研究班、校尉官研究班、射擊訓練班、技術訓練班、特務長訓練班等,軍事教育趨于完善。校址的調整:將原成都分校北較場舊址改為校本部,學員總隊則分駐西較場、南較場、皇城遺址及市西郊草堂寺、青羊宮等地。校務委員作了調整:除原有人選外,又增加了唐生智、程潛、白崇禧、鄧錫侯、龍云、余漢謀、陳誠、張治中等八人。
軍校自遷成都后,先后進行了一些較大的行政機構和人事調整。將原撤銷的學生總隊分別又在第十六、十七、十八等期重新建立。1943年,教育長陳繼承調走,由陸軍大學教育長萬耀煌繼任。1944年春,軍校曾代訓兩期青年遠征軍教導團學員。1945年秋,又撤銷總隊制。為方便管理,按照各總隊地址分為四個督練區(qū),各設督練官一人,負責轉達校部命令及教學事宜。不久,日本戰(zhàn)敗投降,中國抗日戰(zhàn)爭結束,國民黨軍隊裁員。各分校相繼合并裁減,所有在校學員依肄業(yè)時間分別結束或轉入各兵科學校,并選送一些優(yōu)秀者進成都本校,前后達3000余人。1946年元旦,軍校由南京時期“中央陸軍軍官學?!备拿麨椤瓣戃娷姽賹W校”,確定培養(yǎng)對象是國民黨基層干部。2月,以第二十期學生為各兵科普及教育實驗區(qū),開始試行各兵科的綜合教育。4月中旬,原教育長萬耀煌調往湖北,由關麟征繼任教育長。關是黃埔一期生,在東征中負傷后仍英勇奮戰(zhàn),共產(chǎn)黨人主辦的《中國軍人》雜志曾為此事賦詩稱贊過,關因此很快出名,后青云直上。在1947年冬以前,軍校校長一直由蔣介石兼任,此后,由關麟征繼任校長。并恢復總隊制。1949年9月7日,關調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。9月20日,黃埔一期生張耀明繼任校長。
軍校在成都時期,培訓學員計有第十四至第二十三期,共10期。各期簡況如下:第十四期:除畢業(yè)于銅梁的2個總隊外,第六總隊于1937年9月入校,系原成都分校招考的學員,合并后,由本校實訓,1939年1月畢業(yè)。本期畢業(yè)生共計3699名。
第十五期:招考于武昌,于1938年1月1日入伍,1940年7月21日畢業(yè),計有1559名。并代訓空軍學員272人。本期畢業(yè)生共計1831名。
第十六期:第一總隊于1938年10月入校,駐成都南較場,計1597名,1940年12月畢業(yè)。代訓空軍學員97名,編為第十六期步兵第七隊,第一總隊畢業(yè)生計有1693名。第二總隊學員受訓于銅梁,為期10個月,于1939年10月畢業(yè),計1629名。第三總隊駐北較場內,于1939年春入校,1940年4月畢業(yè),計1165名。本期共計畢業(yè)生4487名。
第十七期:第一總隊于1940年4月15日開學,駐成都西較場,計1527名,畢業(yè)于1942年4月。第二總隊于1940年5月6日開學,駐銅梁,計1374名,畢業(yè)于1941年11月20日。第三總隊于1940年7月13日開學,駐成都北較場,畢業(yè)于1942年2月15日,有畢業(yè)生1030名。本期畢業(yè)生共計3937名。
第十八期:第一總隊于1941年4月1日入伍,分駐成都西郊草堂寺、青羊宮。1942年,步、工兵大隊遷北較場,特科大隊遷西較場。畢業(yè)于1943年2月,計1215名。第二總隊于1941年11月25日正式入伍,駐南較場,畢業(yè)于1943年10月8日,計1237名。本期畢業(yè)生共有2452名。
第十九期:本期于1941年后由各大城市分區(qū)招生,并派人去日偽敵占區(qū)招收優(yōu)秀青年,學員陸續(xù)于1942年春來校,5月中旬正式成立本期第二總隊于草堂寺,12月25日開始入伍訓練。翌年3月分科,復有本期第一總隊的產(chǎn)生,仍駐草堂寺,只有步科總隊后又因適應需要編為炮兵2個隊,計有9個隊,有學員共998名。第二總隊為特科總隊,計有騎兵1個隊,炮兵3個隊,工兵2個隊,輜重、通信各1個隊,有學員共902名,駐西較場,于同年12月升學。到1945年春反攻日軍前夕,因前線急需干部,本期學員均提前于4月初將全部課程考試完畢,4月4日舉行畢業(yè)典禮。全期前后在校受訓時間兩年零4個月。本期共有畢業(yè)生1900名。
第二十期:1944年3月20日在成都南較場入伍,編為10個隊。8月分科,分駐西較場、南較場。合編為步兵第一大隊,轄3個中隊。1946年春,昆明第六分校學員合并入本校。一部編入本期為步兵第四中隊。炮兵1個大隊,轄2個中隊;工兵1個大隊,轄2個中隊;通信兵1個大隊,轄3個中隊;其余騎兵、輜重兵各1個獨立中隊。本期畢業(yè)于1946年12月25日,計有1116名。
第二十一期:從1944年5月起陸續(xù)入伍,計編步兵11個大隊,轄38個中隊,其中有西安督訓處原所轄17個中隊。騎兵1個大隊,轄3個中隊,其中有西安督訓處所轄1個中隊;炮兵2個大隊,轄5個中隊,其中有西安督訓處所轄2個中隊;工兵2個大隊,轄5個中隊,其中有西安督訓處所轄3個中隊;輜重兵1個大隊,轄4個中隊,其中有西安督訓處所轄1個中隊;通信兵2個大隊,轄4個中隊,其中有西安督訓處所轄2個中隊;戰(zhàn)車獨立1個中隊。共計6038人。其中步兵第一、第二大隊入校時間較早,所轄6個中隊,計有學員550人,于1947年8月12日畢業(yè)。其余各大隊分別于1947年12月26日和1948年6月16日畢業(yè)。
第二十二期:本期為抗戰(zhàn)勝利后招考的學員,計有3個總隊。第一總隊,于1947年7月在成都以西雙流縣城入伍,學員計有1538名。炮兵1個大隊,轄3個中隊;工兵1個大隊,轄2個中隊;騎兵1個大隊,轄2個中隊;通信兵1個大隊,轄2個中隊;步兵1個大隊,轄4個中隊;輜重兵獨立1個中隊。本總隊于1949年3月畢業(yè)。第二總隊,于1948年7月在雙流縣城入伍,學員計有974名。12月入伍期滿升學,編為步兵科,分3個大隊,9個中隊,另有1個通信中隊,畢業(yè)于1949年7月。第三總隊,由預備班學生卒業(yè)升學編成,分為3個大隊、8個中隊和1個工兵獨立中隊,計有學員865名,畢業(yè)于1949年7月。本期共有學員3377名。
第二十三期:本期為軍校在大陸招訓的最后一期。第一總隊為特科,計有學員1362名,其中炮兵1個大隊,轄3個中隊;工兵1個大隊,轄2個中隊;步兵1個大隊,轄4個中隊。另有1個輜重兵獨立中隊。該總隊于1948年8月入伍,按照原計劃,應于1949年12月4日畢業(yè)。第二總隊為步科,計有學員864名,分為3個大隊,轄9個中隊,于1949年10月升學。第三總隊為步科,計有學員850名,分為3個大隊,轄9個中隊。本期共有學員3076名。
1949年10月,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,中國人民解放軍乘勝進軍大西南。11月下旬,國民黨政府由重慶遷往成都。30日,重慶解放,同日,蔣介石退到成都,住北較場軍校校本部。這時,第二十三期學員還在學習期間,蔣介石強令第二十三期學員于12月4日畢業(yè)。
1949年12月9日,原國民黨西康省政府主席劉文輝、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鄧錫侯、潘文華聯(lián)名在川西發(fā)表通電宣布起義。此時,北路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由陜入川,進抵四川北部廣元。13日,蔣介石登機飛往臺灣。第二十三期學員雖宣布畢業(yè),但未離校,后留2個大隊守衛(wèi)成都校舍,2800余名學員,加上“國立政治大學”遷到成都的學員以及軍校教職員工兵等,組成戰(zhàn)斗體制,由第二總隊總隊長李邦藩指揮,沖出成都,計劃突圍到西昌,再作另策。當突至大邑附近時,正遇解放軍主力,在激戰(zhàn)中李邦藩等人斃命,少數(shù)退入川康邊境。第二十三期學生大部起義。
至此,黃埔軍校結束了在大陸的歷史,成都時期則是其最后一頁,第二十三期標上一個重重的句號。
文章標題:四川黃埔軍校成都分校怎么樣?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unitedgpts.com/gaozhong/sichuan/29670.html + 復制鏈接
- 相關文章
- 成都市第四中學02-14
- 四川大竹中學2019招生簡單介紹06-29
- 四川遂寧高級實驗學校2019招生簡單介紹06-28
- 崇州市懷遠中學2019年招生簡單介紹06-28
- 綿陽第一中學2019招生簡單介紹07-03
- 四川成都新津縣華潤高級中學怎么樣?07-19
- 中江龍臺中學2019招生簡單介紹07-03
- 成都市大彎中學2019年招生簡單介紹07-09
- 四川成都龍泉驛區(qū)第六中學怎么樣?07-20
- 四川簡陽中學2019招生簡單介紹06-27